課程包括:珠寶鑒定與投資課程/珠寶鑒定師課程/翡翠、和田玉、高級玉石、鉆石、彩寶、有機寶石高級研修課程/珠寶編繩串珠課程/珠寶設計課程
從古至今對蜜蠟的稱呼都是不同的,最常說的是虎魄、琥珀、蜜蠟、也有說法叫遺玉、江珠、頓牟等數(shù)十種之多。蜜蠟是一種非晶質體,摩擦能產生靜電荷,能吸附紙片、鐵屑等輕微物品,部分不摩擦亦帶有靜電荷。
陷阱1、蜜蠟琥珀酸減少變琥珀
所謂蜜蠟可以轉化成琥珀,這是沒有證據(jù)十足十的騙局。這樣的說法是因為琥珀種類很多,有一種看上去內部雜質很多、黃中有白的品種,嚴格地說叫“骨珀”,意思是看上去很像骨頭的顏色。其實,這類琥珀是很低級的、甚至不能稱為首飾級的東西,商人為了迎合蜜蠟 愛好者的神秘心理,推銷劣質產品,于是就說骨珀是蜜蠟。但這種東西佩戴幾個月后就會漸漸通透起來,萬一人家找上門怎么辦?他們便編了這么個說法,就是所謂的“蜜蠟戴久了就成了琥珀”。這是一個常識性的問題,要是相信了這個說法,那天下就只有琥珀而沒有蜜蠟了。
陷阱2、塑料變身彩色蜜蠟
網(wǎng)絡上的一些描述和某些珠寶書中的內容,把蜜蠟分成什么貴族蜜蠟、藍色蜜蠟、紅色蜜蠟、粉紅色蜜蠟、雪山種蜜蠟等等,這大都是騙人的。
陷阱3、“老蜜蠟珠”招搖撞騙
當今市場常銷的蜜蠟冒牌貨是所謂的“老蜜蠟珠”。其實,這種“老蜜蠟珠”是年輕的俄羅斯新琥珀,大多為喬木樹脂,與真正的老蜜蠟有著天壤之別。還有就是更新的冒充品是生珂巴珠子。同時,珠寶市場上充斥著大量人工壓縮琥珀和合成蜜蠟,是由碎屑壓制而成。這些東西并不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