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月教學大綱
壹:機械制圖
概述
機械圖樣
一:機械圖樣及其種類 二:識讀機械圖樣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制圖基本知識
一:熟悉并執(zhí)行*標準 二:圖紙幅面及圖框標準 三:比例 四:標題欄 五:字體 六:圖線 七:尺寸標注意到幾何作圖
一:等分圓周作正多邊形 二:橢圓畫法 三:圓的漸開線、阿基米德螺旋線、擺線的畫法 四:圓弧連接平面圖形的畫法
一:尺寸分析 二:線段分析 三:平面圖形的畫圖步驟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礎及三視圖
正投影法基礎知識
一:投影及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二:投影法的分類三:點、直線和平面的正投特性
立體的三視圖
一:立體三視圖的分類 二:立體三視圖的形成、名稱和位置關系 三:三視圖之間的度量對應關系---“三等關系” 四:三視圖與立體之間的方位關系平面立體的三視圖
一:棱柱 二:棱錐 曲面立體的三視圖一:圓信體和圓錐體
二:球體立體表面的截交線與相貫線及其三視圖
一:平面立體的截交線
二:曲面立體的截交線三:截平面截節(jié)組合體的截交線
四:兩個立體表面的相貫線第三章 組合體視圖及識圖方法
組合體的組合方式
一:組合體的組合方式 二:組合體的各立體表面之間的連接關系組合體視圖的識圖方法及一般步驟
一:看組合體視圖需要的一些基礎知識世紀 二:看組合體視圖的基本方法三:看組合體視圖的一般步驟
軸測圖簡介
一:軸測圖的基本知識 二:正等測圖 三:斜二測圖第四章 零件的表達方法
視圖
一:基本視圖 二:局部視圖 三:斜視圖四:旋轉視圖
五:第三角投影法簡介剖視圖
一:剖視圖的形成 二:剖視圖表達方法的特點 三:剖視圖的種類四:剖節(jié)平面的種類
五:怎樣看剖視圖剖(斷)畫圖概念
一:剖(斷)畫圖概念 二:剖面圖的種類及表達方法零件的其他表達方法
一:局部放大圖 二:簡化表達方法第五章 標準件和常用件
概述
螺紋及螺紋連接件
一:螺紋的形成和螺紋要素 二:螺紋的規(guī)定畫法 三:螺紋的種類及標注 四:螺栓連接、雙頭螺柱連接及螺釘連接的規(guī)定畫法五:防松裝置畫法
鍵連接及銷連接
一:鍵連接的畫法 二:鍵連接滾動軸承
一:滾動軸承的種類和畫法 二:滾動軸承代號簡介 三:滾動軸承的規(guī)定簡化畫法彈簧
一 :概述
二:圓柱螺旋壓縮彈簧及拉伸彈簧的主要尺寸 三:圓柱螺旋壓縮彈簧與拉伸彈簧的規(guī)定畫法及裝配圖畫法 四:畫彈簧的幾點規(guī)定 齒輪的規(guī)定畫法一:齒輪的類型
二:圓柱齒輪零件圖
一:一組圖形
二:尺寸 三:技術要求 四:標題欄零件視圖的選擇原則
一:零件視圖表達方案選擇的一般原則
二:主視圖的選擇原則 三:其他視圖的選擇原則零件結構的工藝性表達
一:一般要求
二:鑄造工藝對零件結構的要求 三:機械加工零件上常見的工藝結構零件圖的尺寸標注
一:必須按照*標準規(guī)定的標注方法進行尺寸標注
二:零件圖中必須把尺寸標注完全三:必須把尺寸布置得整齊、清晰
四:尺寸標注必須合理
零件圖上的技術要求
一: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二:零件的尺寸偏差、尺寸公差及配合三:零件的形狀公差和位置公差
四:零件常用材料及熱處理識讀零件圖
一:識讀零件圖的方法和步驟
二:軸、套類零件 三:叉、架類零件四:輪、盤類零件
五:箱(殼)體類零件
識讀焊接件圖樣
一:焊接件的特點
二:焊接年圖樣的內容 三:焊接符號第六章 裝配圖
裝配圖的內容和表達方法
一:裝配圖樣的四項內容 二:裝配圖的表達方法裝配圖上的尺寸標注
一:規(guī)格(或性能或特征)尺寸 二:裝配尺寸 三:安裝尺寸四:外形尺寸
五:其他重要尺寸裝配結構工藝性
一:裝配結構工藝性一般要求 二:常見的裝配工藝性問題怎么識讀裝配圖樣
一:識讀目的 二:識讀方法和步驟貳:模具加工工藝
一:模具加工設備(理論)鑼床 CNC 火花機(EDM) 線切割(W—CUT) 深孔鉆車床
二 現場實習與觀摩叁:鉗工裝配工藝
鉗工工具的認識 實地觀摩與學習
肆:CAD命令教學
CAD命令的使用 燕秀外掛的使用
伍:UG命令教學
建模命令的使用 MW命令的使用 裝配命令的使用
(注:包括后面的90天教學大綱內容)
三個月模具教學大綱
一、理論部分
1. 模具設計概述
1.1 設計依據
1.2 模具設計程序
2.常用塑膠名稱與成型特性
3.常用模具鋼料及各種鋼料的特性
4.標準模架簡介及內模大小的選取
4.1 標準模架的認識
4.2 內模大小的選取
4.3 模架型號及大小的選取
5.澆注系統(tǒng)的設計
5.1 澆注系統(tǒng)的組成及功能
5.2 主流道的設計
5.3 冷料穴(井)及澆注系統(tǒng)的頂出與拉料
5.4 分流道的設計
5.5 輔助流道的設計
5.6 澆口的設計
5.6.1 影響澆口的因素
5.6.2 澆口截面積的大小
5.6.3 澆口的形式和不同形式的膠口適用的材料
5.6.4 澆口位置的確認
5.6.6 各種澆口形式的大小的計算
5.7 熱流道簡介
6.冷卻系統(tǒng)的設計
6.1 冷卻水道直徑間距與型腔之間的關系
6.2 各種冷卻水道樣式
6.3 冷卻系統(tǒng)上應用的連接件,密封圈及密封形式
7.頂出系統(tǒng)的設計
7.1 頂針(推桿)頂出
7.2 司筒(推管)頂出
7.4 推塊頂出
7.5 定模頂出
7.6 二次頂出
7.7 三次頂出
8.側向分型與抽芯機構
8.1 抽芯力的計算
8.2 斜導柱(邊)直徑估算
8.3 彎銷截面尺寸的估算
8.4 抽芯距的計算
8.5 斜導柱長度計算
8.6 彎銷滑塊方孔尺寸的計算
8.7 側向分型與抽芯機構設計要點
8.8 彈弓抽芯
8.9 液壓式抽芯
9.斜頂的設計
9.1 斜頂的樣式
9.2 斜頂座的樣式
10.排氣系統(tǒng)的設計
11.脫螺紋機構的設計
11.1外螺紋`
11.2內螺紋
11.2.1手動脫螺紋
11.2.2自動脫螺紋
12.旋轉抽芯機構的設計
13.復位與先復位機構的設計
13.1復位機構
13.2先復位機構
14.模具的加工設備與方法簡介
15.塑膠件常見的不良及解決方法
二、實際實例講解
1. 電器機殼(全3D分模)
目的:用實例來讓學員了解整套大水口模具設計的程序包括2D排位與3D分型及用UG出散件。
1.詳細講解2D排位的規(guī)則及方法(如鏡像,縮水,前后模擺放方式,圖框的認識和標題欄與修改欄及備注的填寫)。
2.模仁大小與模架規(guī)格的確定。
圖的打印及排布。
4.產品的分析(材料,顏色,壁厚,結構,拔模,進膠口的樣式與大小確認,模架型號的確認。)
5.分型面的確認與繪制。
6.前后模如何分開的思路與方法。
7.鑲件的分析與拆分。
8.司筒的認識與繪制。
9.頂針的布局與繪制。
10.運水的排布與繪制。
11.部件的命名與裝配。
12.模架的調用方法與各參數的設置。
13.標準件的調用方法(法蘭,螺絲,堵頭,唧嘴,彈弓,垃圾釘,限位柱等)。
圖框的制作與調用。
出裝配與散件圖的方法。
16.模具材料及模架的訂購。
表的制作。
18.頂針列表的用法。
2. 鼠標后殼(全3D分模)
目的:用實例來讓學員了解小水口模具設計的程序包括2D排位與3D分型,結構上了解斜頂及滑塊的動作原理及注意事項。
具體如下:
3. 聯(lián)接器
目的:用實例來讓學員了解一出多個產品模具設計的特點及Z軸方向斜滑塊的角度與行程計算和有嵌件的插件模的特殊設計兩次抽芯方案。
1.一套模具內出多個產品排布與相接處的處理方法。
2.斜滑塊的角度與行程的計算。
3.客供圖紙的消化與講解。
4.形位公差的認識與應用。
的講解與制作方法。`
6.嵌件模的特點。
7.兩次抽芯的認識。
8.狗腿式拔塊的特點與注意事項。
9.拔模的方法的注意事項。
4. 高端精密手機模
目的:用實例來讓學員了解高端精密手機模的設計特點。
1.手機模的現狀簡介。
2.手機模的結構介紹。
3.手機模復雜行位的分解。
4.手機模碰插穿位的處理。
5.手機模超薄斜頂的處理方案。
6.手機模四面行位的繪制。
5. 汽車接插件模
目的:用實例來讓學員了解出口模的設計特點,并介紹HASCO與DME標準。
1.了解出口模的特點。
2.熟悉DME與HASCO標準件。
3.掌握出口模的水路設計的特點。
或Y向斜滑塊的繪制特點。
5.潛膠口的特點與注意事項。
6.出口模細節(jié)的處理。
6.蓋子(二次頂出,推板)
目的:應用實例來讓學員了解二次頂出的應用范圍及控制方法,掌握推板模的特點。
7.二次頂出模具(剃須刀)
目的:學習另一種二次頂出的應用。學習T形槽抽芯與承板模的應用。
8.死倒扣(三次頂出模具)
目的:讓學員了解三次頂出的控制方法及應用范圍。
9.前模行位與前模斜頂模具(手機主機底)
目的:讓學員了解模行位與前模斜頂的使用場合及注意事項 了解前模行位的應用。 了解假三板模的應用。 了解前模斜頂的應用范圍。 掌握前模行位的抽芯方法。 掌握前模斜頂的頂出與復位方式。 幾次力的轉換后行程的計算式。
10.前模彈呵模具(點鈔機)
目的:讓學員了解前模彈呵模的應用及繪制方法。
前模彈呵的含義及應用范圍。
11.汽車內飾件(復雜曲面分型)
目的:用實例來讓學員了解汽車模具的設計特點及復雜的曲面分型的方法。
12.機殼(德國出口模)
目的:深入了解出口模的特點。
1.水路的特點。
2.熱唧嘴的應用。
3.唧嘴套的冷卻方法。
4.隔熱板,防塵板與吊模桿的作用。
5.行程開關,定位塊,頂柱,計數器 的作用及安裝方法。
6.大形模具內模契塊的應用。
7.唧嘴偏芯模具的特點。
13.縮呵模具(全圓倒扣)
目的:學習全圓倒扣特殊的出模方式。
附:面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