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對牛彈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在諷刺“說話不看對象”者。即使琴彈得再好,對牛也沒有任何意義。說話也是如此,若總是“一視同仁”地說話,不但起不到絲毫作用,反而會招致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對什么人說什么話才是正確的交流方式。
古時候,有一個只會滿口“之乎者也”的書呆子,他說話總是咬文嚼字。
有一天半夜,他被一只蝎子蟄醒了。于是,他馬上搖頭晃腦地喊道:“賢妻,速燃銀燭,爾夫為蟲所襲!”可是他一連說了好幾遍,一次比一次嗓門大,他的妻子就是一動也不動。
接著,他又說道:“其身似琵琶,尾如鐵錐。賢妻呀,快看看是何物?痛煞我也!”但是妻子仍然沒有反應(yīng),*,他實在忍不住痛了,沖妻子大吼道:“孩子他媽,快來看看,蝎子蟄我了!”
讀完這個故事,估計很多人都會捧腹大笑。原本是一件小事情,卻被這個書呆子像說書似的,用一些不著調(diào)的話說出來。吃虧了,還不明白吃虧的原因,實在可悲。
試想,如果我們對一個目不識丁的老太太講普希金,講雪萊,她聽得懂嗎?那豈不是白費(fèi)口舌?甚至還有可能會讓她對你產(chǎn)生“你是在自我炫耀”的壞印象。同樣的道理,如我們稱一位尚未出嫁的姑娘叫大嫂,后果會怎樣呢?直言朱元璋皇帝過去放牛、煮豆故事的窮苦朋友被殺,豈不是禍從口出,讓皇帝難堪嗎?
在現(xiàn)如今這個社會中,什么樣的人都有,因此我們在說話的時候一定要顧及聽話者,要了解其身份、文化修養(yǎng)等各方面的情況。只有這樣,我們所說的話才會有意義,才能夠達(dá)到預(yù)期的目的。 ?
說話時不能想說什么就說什么,而應(yīng)依據(jù)聽話者的不同特點,說不同的話,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種和諧、融洽的氣氛,達(dá)到順利表述己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