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家想象的不太一樣,目前網絡*的學習,并不全是通過網絡進行的,絕大多數的學生們還需要在固定的時間到固定的教學點去上課(僅有少數院校和少數網絡發(fā)達地區(qū)完全采取網絡教學的形式)。目前之所以采取這種“土”辦法,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因為目前*各地的信息基礎設施差距非常大,而且撥號上網的學員來說,帶寬不夠:一般只能享受到40K左右的傳輸速率,即使安裝了ISDN(窄帶綜合業(yè)務數字網),*也只能達到128K。以這樣的傳輸速率接收一小時的實時教學,幾乎需要一整天的時間。二是因為收費太貴,如果按目前163、169上網費用每小時4元計算,再加上電話費,按市話每3分針9分錢計算(更別提長途了),一小時的總花費就是5.8元,每天上網一個小時,一年下來就是2000多元,再加上學費,有多少學生能承受?
目前,各試點院校的技術路線不盡相同。就授課環(huán)節(jié)來說,有的采用*電信寬帶多媒體傳輸網(即ATM網),如北京郵電*;有的采用行業(yè)專用網,如北方交通*使用的是鐵路數據網;有的是采用有線電視網,如浙江*;有的采取的是衛(wèi)星數字傳輸系統(tǒng)。從教育部日前進行的調查,視頻會議系統(tǒng)是比較普遍應用的一種方式。大多數試點院校都是數種傳輸形式并用,清華*是一個較為典型的例子。
清華*的現代遠程教育過程是這樣的:將教學活動(教師講課直播或播放課件)先通過衛(wèi)星傳送到分布在*各地的70個教學點,然后分別由當地的教學點、互聯(lián)網局域網和有限電視臺進行接收,傳輸到后兩者的信息可通過當地的互聯(lián)網和有線電視網傳送到學生的家中,學生可在家中上課,而采用前者學生則只能到教學點的教室去上課,由于接收條件的限制,這部分學生占清華網上*學生的大多數。清華*稱這種多種傳輸方式并用為“天地合一,三網互補”。
對于目前的網絡*來說,大多數的授課時間還只是單向的,也就是老師講,學生聽。可以實現互動的方式主要有寬帶互聯(lián)網和衛(wèi)星數字傳輸兩種形式,前者大多數地方不通,后者成本高得驚人,因此互動的方式一般只用于答疑時間。
解決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的交流,最常見的方式是學生在BBS上參與討論、發(fā)表意見,通過E-mail向老師提問并得到解答。
另外,學生可以訪問當地教學點的多媒體課件服務器,瀏覽教師的課件,有些學校還免費提供給學生課程的光盤,以供學生自學之用。